關於 Courtside Vision
籃球文章
戰術講解
球員報告
聯絡我們
購買須知
會員登入
Share Articles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UBA
走在鋼索上的防彈武僧:高雄師大UBA第一階段預賽攻守特色
高雄師大中鋒游軒瑋在對陣台灣體大比賽中不幸扭傷腳踝,球隊戰力告急僅剩8名球員能輪替...但意外的是高師大在後續比賽越挫越勇...在沒有禁區高度的情況下第一階段拿下4勝3敗(聯賽排名第五),甚至在面對傳統強權台灣師大以71:65驚喜收下勝利。
.
主力球員的進攻手段不同、進攻空間配置得宜
主控魏莨哲多半以持球切入及禁區碰撞製造犯規(場均獲得3.4次罰球機會)為主要得分手段;朱育君則是利用個人單打技巧以中距離出手為主;多半以外圍投射為主的蔣岱佑場均有3顆三分球的表現;另外王語烽與江品諺則是魏良哲外的重要持球點,負責配球及組織進攻,上述五人在機動性上屬於上乘,但卻有各自不同的得分方式,相較於上賽季仰賴雙塔二波或持球低位單打...球的流動性更佳且空間配置得宜。
(高雄師大主控魏莨哲持球破壞力極強)
高雄師大第一階段戰績比分
比賽地點:義守大學
台灣體大 83:89 敗
僑光科大 82:69 勝
義守大學 70:83 敗
台灣師大 71:65 勝
虎尾科大 77:117 敗
南應科大 91:81 勝
中信學院 81::75 勝
.
有效率的走位及傳球製造助攻與最低的失誤
誠如上述角色定位,高雄師大相對於同組其他球隊有更多的持球點,倘若對方使用盯人防守會有著不小的防守決策壓力,且高雄師大每個球員皆有投射及切入分球能力,不容易設立二線防守,另外高雄師大無球者的開後門走位意識佳,進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動位系統,使得場均能有16.9次助攻與分組最低的12次失誤。
.
得分主力的球權分配與明確進攻識別
主控魏莨哲為攻擊性控衛,很少看到他在弧頂原地運球組織隊友動位,多半利用持球突破後的處理球判斷,製造自己及隊友的得分機會,主力前鋒朱育君鮮少擔任球隊前場快攻箭頭,但在球隊進攻時間進入中段時,會組織隊友進攻走位,倘若進攻機會無法出現時,他自己也能在讀秒階段,利用自己單打以中距離出手完成進攻,高師大在不同的進攻節奏下各自利用這兩名球員的特性為進攻核心。
.
角色球員特性最大化、維持防守強度
高雄師大禁區有前鋒李又成擔任苦工、進攻端有射手蔣岱佑與洪瑋駿、攻防兩端有江品諺擔任鋒衛搖擺人填補場上陣容缺口,雖每個位置的角色設定鮮明,但在防守的要求上每個人標準相同,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協防不到位仍舊會被徐耀輝老師輪換掉,且不顧忌犯規麻煩,只為了追求場上五人有最高防守強度。
(高師大前鋒李又成稱職扮演藍領苦工)
.
錯位防守的防守技巧
高師大幾乎每個位置都會遇到錯位防守(陣容平均身高180.6公分),雖每個位置有著不錯的身體素質,但遇到身高與噸位上的差距,明顯的身高劣勢還是會讓對方持球者提高單打意識,而高雄師大也沒有在半場陣地戰中特別設立包夾位置,更沒有優秀的三線防守封蓋,而是利用巧妙的防守站位使進攻球員有著不順暢的進攻路線,再透過二線適度的協防,製造成功的防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