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urtside Vision
籃球文章
戰術講解
球員報告
聯絡我們
購買須知
會員登入
Share Articles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T1 LEAGUE
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高雄全家海神的開季表現(T1 23–24賽季)
本土鋒線一直是海神引以為傲的優勢,雖然有外圍投射不穩定的問題,但總能透過多人次的輪替尋覓出最佳解答,不過這三年喬伊斯(Brendan Joyce)教練並沒有特地設計一套以本土鋒線為核心的進攻方針或戰術,多半是靠布瑞克曼(Jason Brickman)的發動和庫薩斯(Mindaugas Kupšas)的策應與胡瓏貿的爛仗完成進攻。
海神上季尋求衛冕失利,休賽季沒有太多積極補強,除了新秀選進唐維傑之外,尋覓到的新洋將:艾倫、瓊斯都是過去聯盟中情報已知的洋將,這使得海神是聯盟中最好情蒐分析的隊伍。
續約球員:吳曉謹、勤明慶、吳怡斌、布瑞克曼(Jason Brickman)、庫薩斯(Mindaugas Kupšas)
新簽約球員:唐維傑(選秀)、艾倫(Aaron Geramipoor)、瓊斯(Perry Jones III)
本季海神先發及板凳都有球員進入過傷兵名單,喬伊斯(Brendan Joyce)教練很難靠調度尋覓出奇兵,開季三場客場比賽海神總能在開賽時進攻能量十足,但隨著攻守節奏的加快與回合間的交換,海神的移防能力就會受到極大的挑戰,海神過去兩季的防守多半是給予持球者極高的壓力,搭配庫薩斯三線的協防封蓋,然而庫薩斯(Mindaugas Kupšas)的防守範圍無法拉到禁區以外一直是他的罩門,且今年受傷勢影響在禁區的封蓋能力與籃板掌握都有所下降,從過去偶爾能看到他在禁區另一端判斷到持球者欲終結的企圖,總能適時移動步伐協防進行封蓋,現在已不復見。
庫撒斯生涯數據與開季三場比較
生涯場均:22.3分、13.2籃板、 1.6阻攻
本季場均:20.7分、9.7籃板 、1阻攻
本土鋒線一直是海神引以為傲的優勢,雖然有外圍投射不穩定的問題,但總能透過多人次的輪替尋覓出最佳解答,不過這三年喬伊斯(Brendan Joyce)教練並沒有特地設計一套以本土鋒線為核心的進攻方針或戰術,多半是靠布瑞克曼(Jason Brickman)的發動和庫薩斯(Mindaugas Kupšas)的策應與胡瓏貿的爛仗為進攻主軸。
(上賽季高雄全家海神比賽畫面)
目前先發陣容遇到的困境是,必須得由帶傷的胡瓏貿擔任先發四號位,但目前聯盟先發四號位除了新北中信特攻的譚傑龍是本土延伸四號位,其他多半是具備移動能力與爆發力的洋將,這讓胡瓏貿在防守上面臨很大的負荷,也因此在客場對上台北台新戰神時快速賠上犯規(上場15:39 6犯),板凳端的吳怡斌與呂威霆功能受限,很難在海神目前的進攻節奏中有所發揮,但值得一提的是海神場均失誤仍是全聯盟最低的13.7次,這顯示海神仍是支最能在比賽中修正的球隊,但如何在傷兵滿營狀況下,找回以前進攻節奏仍舊存疑,以下提供幾個建議的解方。
(高雄全家海神主力控球後衛布瑞克曼Jason Brickman)
開發控球後衛的戰力深度
目前布瑞克曼執行戰術時海神多半運用1-2名以上的掩護者,而目前這些掩護者很難真正Roll in衝擊籃框,不論是牛角(Horns Set)或者Double Drag的組合下,最終仍由布瑞克曼(Jason Brickman)完成進攻終結,這些戰術組合缺乏多元的進攻機會,倘若增加邱子軒擔任控球後衛的時間,利用邱子軒的持球切入能力建立不同的進攻節奏、尋覓不同的進攻組合,將能改善原本戰術組合單調的問題。
提升板凳端長人籃板球衝搶意識
庫薩斯(Mindaugas Kupšas)在帶傷上陣的情況下,最明顯的問題正是「籃板球的控制」,籃板球從第一戰對戰新北中信特攻後近兩戰均未達兩位數,而板凳端的艾倫(Aaron Geramipoor)卡位爭搶球也非他的強項,本土四號位的吳怡斌與呂威霆,應該將籃板球爭搶應列為兩人場上的首要績效。
總結上述兩點,海神本土2號與4號要協助兩端洋將目前銳減的績效,先把勝負分控制在5分之間,比控制失分更為重要,短期間還是很難期待海神在防守端上有所起色,倒是教練團應該先尋覓出目前先發陣容外最有效的陣容,在哪個時期要使用這個陣容,並觀察這樣的陣容能吃下多少上場時間,再逐一修正比賽內容。傷兵恢復是漫漫長路,但今年賽季緊縮(例行賽從30場減為28場),二、三線球員能否有實質貢獻是今年賽季的關鍵。
數據資料:T1聯盟官方統計